“時間,染指流年”,坐在教室的窗邊,看著這句話。心,被猛地揪了一下。短短兩年時間,從當初那個懵懂無知的小孩兒變成了初一、二的學姐,這樣的變化太快。然而,除了讓我有些不適外,這其中還夾雜著一絲絲欣喜。
回憶兩年前的自己拎著大包小包向學校橫沖直撞的樣子,最后卻連教室都找不到。一位天使般的大姐姐“從天而降”為自己指了路,當時的那個感激啊。從此,那光輝的形象一直就留在了我的心中。也許是從那時起,就立志要做一個那樣的人,讓學妹學弟也能向自己看齊。
思緒從窗外飛回,望著眼前的教室,想想當初的樣子,竟有幾分可笑。但畢竟已是初三,走在低年級學生的前面心中還是很自豪的。只是,再沒有一個人也會無厘頭的向我問路,顯示的一切告訴自己:回不去了。
初三的學科作業自然是重些,很忙,很有壓力,但也有樂趣所在。
晚自習的氣氛總是那么緊張,卻讓人充滿力量?傆X得慢一點兒就會被趕上,斗志昂揚的樣子。每征服一題,就會有種無法言喻的成就感油然而生。然后去面對下一個挑戰。就像只在爬樓梯,高度的增加只會讓人越來越興奮。
正處于最后一年,每分每秒都在倒計時。我努力規劃好自己的時間,去打一場最漂亮的戰。
這樣想來,初三,好像也沒那么糟吧。調整好自己的心情,微笑,還是那扇窗,透過它對著外面大喊。車的轟鳴淹沒了我的聲音,但只有自己清晰地聽到:我們初三了!
【寫作指導:初中生如何寫好記敘文】
一、什么叫記敘文?
記敘文就是指記人、敘事、描寫景物的文章。
二、記敘文能發表議論嗎?
記敘文可以議論,但議論不可過多。
打個比方,如果想燜干飯,雖然需要放點水,但應少放,否則,水多米少,干飯就變成了稀飯。干飯和稀飯的本質區別就在于“水”的多少。
因此,記敘文和議論文的本質區別就在于:記敘和議論孰多孰少。()寫記敘文最好不要大發議論,要學會用“事實”說話,讓事實本身去表達作者的喜怒哀樂就可以了。比如,父母愛孩子是不會整天把“我愛你,孩子”掛在嘴邊的,而是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對子女的愛真是自然地流露出來,真正的記敘文完全可以沒有議論。當然,有時恰到好處的議論也是必不可少的,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。這是一個“度”的問題,需要在閱讀和寫作中慢慢揣摩體會。
三、是不是記敘文不需要審題?
記敘文寫作一定要審題,且審題很關鍵。
比如,以“我的老師”為題寫一篇記敘文,那么文章的重點應寫“老師”,而不是寫“我”。因為這是一個偏正結構的短語,“老師”是重點。但重點寫了“老師”就一定不跑題了嗎?不一定,如果所寫的老師不是“我的”,而是“他”的,同樣也是跑題了。
如果寫“我與老師”,那么就和“我的老師”有極大的差別。“我與老師”是一個并列式短語,“我”和“老師”同等重要,二者不可有所偏廢?梢詫&l
來源:http://www.snntr.cn/xiaoxue/wunianji/201403/206560.html